追隨馬告的香蹤─探訪烏來福山部落有感
集資期間:2019-05-27 ~ 2019-06-30
位於新北市的烏來福山部落,其實需要翻山越嶺才能到達
去年十二月十七日,來自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族人燕萍姐開車載著我們上山,到烏來的福山部落去訪問原住民。我們下午兩點出發,歷經一個小時的車程,翻越了三座山,終於到達了福山部落。
那天天氣超好,我發現部落裡的原住民很愛養狗,部落中的房子就像中和一樣矮矮的,十分傳統。行走在山中的大馬路上,山和雲都如詩如畫。記得路旁有個牌子,上面用中文與原住民語來叮嚀要節制喝酒,很有部落的感覺。
到達福山部落後,我們經過福山國小。在校門旁的告示牌上寫著:「在某年,颱風重創烏來福山,政府將物資空投到這所國小給福山這邊的人」,我覺得這間國小當時一定成功救到了很多人。這是全台唯一一所全部都是原住民的小學,全校只有七個班,而且包含了幼稚園。
走出國小後,我們遇到派出所的人。我們向他說明要找採馬告的人做訪問後,他便叫我們去找雜貨店的人。
欣賞原民直率的生活態度與樂天性格,但同時也暗自替他們的未來感到憂心
雜貨店老闆告訴我們,他太太是採馬告的人,他們的馬告都是去山上拔走一段,再自己開始種。我發現原住民比較沒有「這東西是妳的,這東西是我的」這種觀念,自己拿來就自己種,是很可愛、也很有趣的一群人。
後來走一走,看到一戶人家很像三合院的樣子,有一大片空地。他們在邊喝酒,邊聊天,邊打麻將。可是不確定他們是平地人還是原住民,我們就在外面看。然後他們就很熱情叫我門進去,直接很大聲說「歡迎進來!」。一進去他們就開始自我介紹,超熱情的,然後就開始跟我們聊天,但是他們已經喝酒喝到醉醉的。看他們抽菸的樣子真的很誇張,雖然他們已經六十或七十幾歲,不管男生或女生,一根抽完馬上接下一根。
我很欣賞他們的個性,樂天並活在當下。在都市,大家不會對陌生人這麼的熱情,可是原住民還是保有那份對陌生人的好客。不論是對家人,或是對外人,都是很真性情的那一面,自己的開心與不開心都有話直說,很舒服自在的感覺。
馬告─牽引著部落傳統的生活及精神的「信物」,然而缺乏對馬告價值及行銷的多元思考,導致馬告滯銷多時
之前,燕萍姐跟我們說過部落裡面經濟不好、沒有工作機會,所以青年人唸完書,就到都市找工作,可能因為不適應環境,所以造成了社會亂象。那天,我看到一個蠻難過的景象,雜貨店老闆的小孩開著卡車回來,只是向爸爸拿很多檳榔就離開了。
另外,在對他們進行的訪問中,我們問:「如果今天有一個比採馬告更好的工作,你們會不會去做?」他們回答:「什麼叫做更好的工作?有什麼東西,就採什麼東西。」我覺得他們不會去想要賺很多錢,而是有什麼就做什麼。比如說,採馬告是六七月的事,但現在已經十二月,他還有一堆馬告還沒有賣出去,因為他們沒有通路去賣,也不會去尋找。他們只會想說,會不會有人開出好價格去跟他們買,如果到現在都沒有,就想說不要賣了。而馬告其實只能在海拔五百到七百公尺間才種得出來,那就是原住民住的地方。馬告就像大自然給原民朋友們的禮物,應該好好的去運用。
當部落面臨社會、教育、經濟弱勢困境的時候,推廣馬告能不能是個轉機?
燕萍姐跟我們說,部落裡的人們缺錢的時候,一般漢人無論開多低的價格向他們買東西,他們都會願意賣,因為他們要錢去喝酒吃檳榔,聽到其實蠻難過的。加上距離市區遙遠,交通成本高。像是我們要到福山,開車其實要很久。由此可以想到,他們拉車到市區賣馬告,要花費多長的時間及人力。而種植馬告的環境,都靠人爬上去,且一年只有一產。不僅如此,原住民又常常被漢人欺負。
讓族人自給自足,也讓青年有返鄉謀生的選擇,是我們這次募資計畫最大的心願與目標
她說她希望看到的畫面是,族人們在部落裡開心的工作,可以自給自足。因為燕萍姐現在正在產業端做馬告鳳梨酥、馬告咖啡與馬告周邊產品等,讓大眾知道馬告這個東西,並把馬告推廣出去,在有這個市場後,讓她可以向族人說,他們正在種的這個東西是有市場經濟價值的,部落裡就可以自給自足,不會再沒有錢。青年如果不適應都市的工作,也可以回來工作。雖然燕萍姐說在行銷的那端,成本很高,賣也賣得不好,但透過原住民自行設計產品對外包裝並行銷,是一條值得嘗試的路。
▲與福山部落原住民合影
聽到以上種種,我覺得原住民朋友真的很單純,很想要去幫助他們,想辦法讓大家都知道馬告。其實馬告的功用很多,可以醒酒且抗憂鬱,在網路上也都找得到。我不想要他們在部落裡面每天閒閒沒事做,睡醒後就開始喝酒,對身體也不好。我希望他們可以多為自己想想,不要在過著「過一天是一天」的生活。我在與他們聊天後,便被他們好客、熱情與真誠的個性感動到。這天,感受到許多人性中的可愛與溫暖,是很滿足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