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魯岸」(taloˊan),集會所的阿美族族語。位在基隆郊區的阿拉寶灣,一個居住著原民族的小型聚落。
他們目前最需要的,就是一個「達魯岸」。
「阿拉寶灣」一詞,帶有頭目告誡離開家鄉的族人,到外地以後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忘了自己來自哪裡,要時刻懷有自己是阿美族人的意識與驕傲,阿拉寶灣永遠是自己的故鄉等的珍貴含意。
在阿拉寶灣,由於地區高齡化、父母親長時間在外地打拼,當地孩子們的教育發展及課後安全一直存在著相當大的問題。再者,無論是寫作業或進行課後活動,聚落內皆無一個適當的空間和師資,讓孩子專心、有效地學習。
加上當地學區較廣,校方無法提供學童課後的特別照料。即便在聚落外的原民會館偶時會開設課外輔導課程,然而名額有限,附近地區的原住民孩子皆須經過抽籤才有機會上到一次課,若是待到天黑,更增添了安全疑慮。
教育資源的匱乏和惡劣的學習環境,使得當地原民孩子的成長讓長輩們甚是操心,卻又無能為力。
放學後家裡沒有大人照顧,孩子們最常聚集的地方就是便利商店或是路邊涼亭
難得的課後輔導結束後,孩子們得在光線不足的夜裡摸黑回家。
這是在特殊祭典的情況下,才會有像上方圖片這樣的照明亮度。
計畫實施後,為了幫孩子建立一個安靜、不怕風吹雨淋的課後空間,聚落的居民開始致力於打造一個集會所,平日供孩子們進來休憩,解決孩子們放學後只能在外逗留、晚上返家得摸黑通過幹道等安全問題。
當地居民在聚落再生計畫領導團隊的規劃下,自去年五月開始,逐步整修未來的集會所。
為此,大家為中山室進行了一番設計。
當阿拉寶灣的聚落孩子聽到有一個乾淨舒服的空間可以讓他們看書、畫畫、寫作業,一起觀賞電影的地方,就非常興奮地問道:「什麼時候會完成呀?之後會有冷氣嗎?以後寫作業需要查資料用這裡的電腦就很方便了!」
☆多功能空間:擺放課桌椅、電腦投影設備。規劃用於孩童課後輔導、居民會議、文化展出或課程等
☆閱讀空間:擺放書櫃、長桌和板凳。孩子們平時閱讀、做作業的空間
在集會所的空間內,打造一個小型圖書室,收集愛心民眾捐贈的二手書籍,培養、滿足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和需求。另外設計一個空間擺放課桌椅,打造一個小型教室讓孩子們舒服地寫作業,未來也將委託老師為孩子們進行課後輔導和教育活動。重點是,能提供孩子們一個舒適的歸屬,大幅提升孩童課後安全,讓父母更安心。
對於阿拉寶灣居民而言,集會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聚會場所。過去聚落所有的活動都僅能在路邊的小涼亭舉辦,每逢下雨及車輛駛經就極其不方便,出席率也會大幅降低。透過集會所不但能更順利地進行聚落會議,亦能提供活動籌備使用,例如豐年祭。集會所的存在,能大幅增加居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上的舒適度及聚落活動的參與度。
居民在集會所能進行:開設傳統藝品製作課程、開設阿美族母語教學課程、原住民文化演出……等活動,讓當地的居民、孩子更了解自己的文化。加上居民們對自己身為原住民族的驕傲,未來更有機會能將阿拉寶灣以地緣結合傳統文化所形成的獨特聚落形式,向外傳遞。
我們希望能讓生活在這裡的孩子們能夠有更好的成長與發展,提升面對大環境挑戰的競爭力,將「原住民族的特色文化」結合「教育獲得的專業知識」發揚光大,延續台灣珍貴的傳統民族文化。
要打造多功能的集會所滿足未來發展計畫,設備方面基本需要課桌椅、書櫃、電腦設備及投影設備。加上基隆當地氣候潮濕,為了增加電子設備的使用年限避免浪費,建築內需要除濕機來防潮。
此外,我們結合聚落的特色文化準備了一系列精美的回饋品!
這些感謝卡,是一雙雙小小的手握住繽紛的畫筆,用心繪畫出心中的感動。您的溫暖照耀著阿拉寶灣孩子們的內心與未來,他們以自身的力量給予回饋;卡片傳達的不僅僅是對各位的感謝,也滿懷著孩子對於學習的熱忱與動力,承載著大家滿滿的心意!
早期當地居民以漁業維生,漁網的編織為其舊有的傳統技藝,居民們透過一個個親手編織的提袋來傳達感謝的心意。除了表達居民們對自己文化的喜愛,這樣環保的手工製品更象徵著讓阿拉寶灣的種種如同漁網般,被賦予新的生機與意義。
情人袋是阿拉寶灣的傳統織品,情人袋在豐年祭時對於阿美族有著非凡的意義,在晚會上女孩能將檳榔放入心儀男孩的情人袋中,若男孩也屬意女孩,便可將情人袋贈與女方配戴,因此情人袋可說是承載情感的象徵。這項回饋品是我們微調過的「創意情人袋」,不只展示了阿拉寶灣民族的文化與居民滿滿的感謝,更傳遞出他們對於文化流傳的重視和希望。
帶領對當地歷史文化與自然美景有興趣的朋友們親自走訪一趟,欣賞令人歎為觀止的自然風貌與人文建設,深入了解阿拉寶灣的歷史故事、體驗當地的風俗民情和特色活動。
此次旅程的意義,不僅僅是給自己一個特別的小假期,還帶給阿拉寶灣一個被大家看見的機會。透過這個機會讓居民們實際擔任導遊介紹自己的故鄉,累積他們導覽觀光的經驗,為發展當地觀光鋪路。
完整旅遊地圖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WrrtJqyms5K5pjxvC...
「阿拉寶灣原住民聚落再生計畫」專案團隊由數位資深專業人員組成,成員專業背景包括:社區營造、建築與景觀規劃設計、都市設計與規劃、都更與建設開發、土建結構設計、室內設計、文創設計與經營……等多重領域。藉由整合都與社區發展相關專業,建立「共生與共好」的生活環境為目標。期待能在公、私部門間,建立方案引動與溝通平台;為臺灣都市與農村間,實質與非實質環境的改善,持續做出貢獻。
「每個父母親,都希望孩子們平安快樂的成長,都期許孩子們成長成人,擁有一番作為回饋家庭與社會。」
在台灣這座擁有超過500年歷史的寶島,原住民族因為大環境的改變和歷史沿革,漸漸退居於各處偏遠地方,始終努力生活。現今,因為文化傳承斷層和教育源分配不均,致使孩子的未來缺乏了競爭力。
在時代的洪流中,對於阿拉寶灣來說,青年外流和教育資源不均或許不是一間集會所就可以改變的。
不過這邊的孩子與青年們,對於自己的文化還存在著一份認同、也對自身原民的身分感到驕傲;當他們穿上華美的族服,在光影婀娜的營火輝映中,將象徵愛意的檳榔放進愛人的情人袋中。那一刻,他們輕輕地對自己許諾,以後得將這個好故事親口對自己的孩子說。
對於這份傳統的維持,一間集會所雖然十分微小,但它象徵的是傳承文化的信讓族人們不擔憂孩童的安全,大人們能夠更加團結、凝聚。
我們的愛或許很微薄,但能夠延續這份愛給他們的族人,才是最大的意義。
希望各位能給阿拉寶灣聚落的原民孩子們機會,在未來揮灑自己的特殊長才。他們需要外界給予資源和機會能向上學習。盼能透過各位的愛心,為他們的夢想邁出第一步。您的小本捐贈,會匯聚起來成為他們大大的希望!